分类:行业资讯 发布日期:2021/3/6 9:41:49 浏览次数:533 [返回]
日前,西班牙时装零售集团Inditex宣布将关闭其在中国所有的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实体店。Inditex集团凭借其旗下的Zara品牌而为人熟知,是全球时装零售巨头之一。此次Inditex作出这一决定,不管是在疫情冲击下的断臂求生,还是主动适应当下由线下转至线上的消费模式的趋势,都不禁让人思考:当前,“快时尚”品牌如何得以持续发展?
“快时尚”一词起源于20世纪的欧洲,顾名思义,是指相应的服装品牌具有产品更新速度快、及时推出具有当下流行元素的服装、产品价格较低等特点。这一“快餐式”服装销售模式较好地满足了年轻消费者对于时尚的追捧,也让“快时尚”品牌得以野蛮生长,Zara、H&M等由此迅速占领了年轻一代的销售市场。
相应地,“快时尚”品牌的短板也逐渐显现,如产品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饱受知识产权诟病等。以Inditex集团为例,2016年,Zara就因涉嫌抄袭遭到众多设计师的联合抵制。2018年,意大利米兰法院对奢侈品运营公司OTB与Inditex长达三年的“设计抄袭诉讼”作出判决,确认OTB公司可以在除主要被告所在国之外的欧盟司法管辖区内,主张Inditex集团对其外观设计专利的损害赔偿。时隔两年之后,2020年,丹麦品牌Rains与西班牙“快时尚”品牌Zara为期四年的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告一段落,Rains最终赢得诉讼。像Zara这样的“快时尚”品牌在前期已经积累的品牌声誉,也因知识产权侵权“丑闻”而有所影响。
在万通知识产权看来,“快时尚”品牌重速度而轻创新的做法固然能取得令人艳羡的收益,但长此以往显然并不可取。在知识经济时代,全球知识产权制度将更加完善,消费者的知识产权意识在不断提升,创新也逐渐蔚然成风,对创新的忽视以及由抄袭等带来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不仅将使“快时尚”品牌声誉大打折扣,也不利于该行业健康发展。
如今,“快时尚”品牌正面临生存挑战。自2017年以来,“快时尚”行业负面消息频出,退出中国市场、业绩下滑等消息屡见不鲜。2020年的疫情无疑加快了这一趋势,公开的财报数据显示,在固定货币下,Inditex集团销售额较去年同期下跌26.9%,仅为141亿欧元,净利润为6.71亿欧元。
经过迅速扩张后,“快时尚”品牌的转型已经迫在眉睫。在万通知识产权看来,除了从实体店转战网络等销售模式的转型外,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并持续在创新设计上下足功夫,才是让“快时尚”品牌保持活力的不二法门。
万通知识产权成立于2010年1月,是综合知识产权法律服务机构之一。其业务已涵盖:晋江商标买卖网(转让、设计、续展、变更、撤销、答辩及复审等);专利申请注册(转让、外观设计、撰写、许可、诉讼、答辩及复审等);版权登记(转让、快审、诉讼、维权、海关保护等);ISO贯标认证;法律文件翻译等多方面的知识产权代理服务。现已在北京、泉州、厦门、漳州等地设立分公司。万通人一直致力于在知识产权领域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法律与技术支持,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知识产权战略咨询及整体解决方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后经万通知产小编二次加工编辑,本站不承担此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版权归属原作者,如若本网站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泉州:泉州市晋江市池店镇百捷中央金街SOHO办公1栋603-605室 0595-28069768
漳州:漳州市龙文区天利仁和16幢2单元1608室 0596-2960023
厦门:厦门市思明区国贸汇景57号304室 0592-6255451
万通知识产权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闽ICP备180043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