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手交易平台,以“lululemon标”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便会跳出大量相关商品链接。从几块钱一个的普通商标,到二十元左右的所谓“高品质”品牌商标(logo),应有尽有。这些品牌logo多为仿冒品,但被描述为“可用于自己动手做服装”“提升衣物档次”等,用于衣服、包包等物品上进行二次加工。加上logo的商品摇身一变成为品牌热门单品,不是专业人士大多无法辨别正品与否。这一现象并非个例,此前始祖鸟的吊牌在二手平台上成为“硬通货”也冲上过热搜,稀有系列甚至被炒至300元一张。围绕知名品牌“配件”的交易已悄然发展成一门颇具规模的生意。

记者在二手平台搜索发现,甚至有lululemon的全套服装辅料售卖,包括吊绳、吊牌等。在一家店铺内,出售的商品名称为露露乐檬lululemon服装辅料烫标,微立体标,多色可选,量多还可详谈,标价为6.99元。此款商品已经显示超过200人想要,不到7元即可买到两个品牌logo。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咨询商品相关信息,店家告知此商品材质为热塑性聚氨酯,是一种兼具橡胶弹性和塑料加工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当被问及如何使用时,店家表示可以通过熨烫的方式将商标附着在衣物上。
lululemon作为知名运动品牌,其单品定价颇高,一条瑜伽裤动辄千元。然而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品牌商标却以“白菜价”流通,最低几元即可购得。这些商标的去向值得关注:部分消费者因衣物出现质量问题,试图通过更换商标“补救”瑕疵品;另一部分购买者则是出于对品牌的向往,却因高昂售价望而却步,选择以低价获取商标满足心理需求。
近年来,二手平台上品牌“配件”交易异常火爆。记者调查发现,除运动品牌lululemon外,奢侈品牌包的防尘袋也成为热门交易商品,部分限量款防尘袋售价甚至突破200元。此外,吊牌、包装盒贴纸等也被打包出售。这些二手配件来源复杂:个人卖家多是从自用商品上拆卸后转售,受限于个人物品数量,出货量有限;而一些商家则批量生产仿冒品,以批发形式销售,经营规模较大,市场流通量不容小觑。
二手平台上品牌“配件”交易的火爆,背后反映出的不仅是消费者对品牌的追捧,更暗藏着诸多法律问题,特别是售卖lululemon的仿冒商标。知名律师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根据我国《商标法》规定,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商标享有排他性的独占权利。二手平台上售卖的lululemon品牌logo、吊牌等配件,多为仿冒品,商家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擅自使用,违反了商标独占权,属于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行为,侵犯了原商标的商标权。但是如果售卖的为原品牌正品“配件”则不侵犯原品牌权利。
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以及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也属于商标侵权。二手平台上销售仿冒的lululemon品牌logo、吊牌等行为,构成侵权。《商标法》规定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万通知识产权成立于2010年1月,是综合知识产权法律服务机构之一。其业务已涵盖:商标注册申请(转让、设计、续展、变更、撤销、答辩及复审等);南安专利买卖(转让、外观设计、撰写、许可、诉讼、答辩及复审等);版权登记(转让、快审、诉讼、维权、海关保护等);ISO贯标认证;法律文件翻译等多方面的知识产权代理服务。现已在北京、泉州、厦门、漳州等地设立分公司。万通人一直致力于在知识产权领域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法律与技术支持,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知识产权战略咨询及整体解决方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后经万通知产小编二次加工编辑,本站不承担此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版权归属原作者,如若本网站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