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餐饮界,“雨田饭店”这四个字不仅是一家餐馆的名字,更是无数食客心中40年的美食记忆。从1985年创办至今,它凭借地道的川菜口味,早已成为成都美食文化一张鲜活的名片。

然而,今年年初,这家老店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宽窄巷子附近冒出一家新开的“雨田饭店”,从店招、宣传册到员工服,无不突出使用“雨田饭店”这一名称。“官司虽然赢了,但我们遭受的损失非常大。”白航表示,几个月来,这家店在线上线下平台直接标注“雨田饭店”,导致自家顾客被严重分流。
老店困境:几十年心血,商标反成他人囊中物
类似遭遇在成都餐饮界层出不穷。经营15年的“集源江湖菜”今年被团购平台要求强制下线后才发现,“集源”商标已被他人注册,自己反成了“侵权店”。经营20年以上的“乐山鲜知味钵钵鸡”与“罗姐竹笋芋儿鸡”,因未及时注册商标或注册失败,被人注册“鲜知味”“罗姐芋”等商标后在热门商圈开了多家分店。
“卢家冒菜馆”老板卢大姐的经历更是令人唏嘘。经营20年的老店被人抢注“光明巷卢家冒”“卢家冒”商标。多次提出异议未果后,她不得不以投资合作形式入股春熙路店,商标也落入对方手中。卢大姐无奈地表示:“付出了20年心血,最后商标还不是自己的。”
经营24年的“钢一区伍妹烤鸭”和经营39年的乐山“朱三甜皮鸭”也都曾遭遇商标抢注。对方在注册“钢一区伍妹冒”以及“嘉州朱三”等商标后,以老店名义大肆开店。
产业链揭秘:专业化、规模化的“李鬼”模式
据调查发现,成都春熙路、宽窄巷子等地涌现的“山寨”餐饮店并非孤立现象,其背后隐藏着一条系统化、规模化的仿冒产业链。该产业链以“商标抢注—门店复制—营销推广”为核心环节,形成一套完整的操作模式。
据不完全统计,涉事公司之一的四川麦田鸭食品有限公司近年来累计申请注册商标30余枚,其中包括“肖家河罗姐”“雨田饭”等多个与成都本地知名老店高度近似的标识。另一家成都果然行餐饮有限公司亦申请了“雨田饭”“雨田反”等90余个“擦边”商标,这些商标在字形、发音或含义上均刻意模仿已有市场影响力的老牌餐饮名称,具有较强的误导性。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商标注册成功后,往往迅速被投入商业化运作。涉事公司通过统一设计门店装修、复制老店装修风格、仿制菜单菜品等方式,在热门商圈快速开设连锁门店。与此同时,其营销团队擅长利用线上平台规则,通过关键词优化等方式,将“新店”包装成“老字号”,进一步达到混淆消费者认知的目的。
监管部门出手:专项整治行动展开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处室负责人,四川省食品生产经营安全协会,成都餐饮企业联合会、餐饮同业公会等专家以及法律人士召开专题研究会。
会上确认,近期将在全市范围内针对餐饮行业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坚决遏制“李鬼”冒充“李逵”乱象,共同守护成都美食之都的“金字招牌”。
小编了解到,各个被仿冒、碰瓷的餐饮老店已陆续向市场监管部门提交证据材料。“雨田饭店(宽窄巷子店)”更换招牌为“雨田饭馆”,线上平台也同步更名。
四川某律师事务所认为,涉事公司涉嫌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和商标侵权。他呼吁市场监管部门、城市管理部门等应积极履职,建立更合理的审批以及监管制度。
然而,维权之路并不平坦。白航表示,走法律程序维权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金钱,“即便最终胜诉,侵权门店可能已经赚得盆满钵满并转向下一个目标。”
随着监管部门的介入和老店们的联合反击,成都餐饮市场的这场“李鬼”与“李逵”之争或许将迎来转机。不过,线下门店流失的真金白银与受损的品牌口碑,仍需要漫长的时间来修复。
万通知识产权成立于2010年1月,是综合知识产权法律服务机构之一。其业务已涵盖:商标注册申请(转让、设计、续展、变更、撤销、答辩及复审等);专利申请注册(转让、外观设计、撰写、许可、诉讼、答辩及复审等);南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转让、快审、诉讼、维权、海关保护等);ISO贯标认证;法律文件翻译等多方面的知识产权代理服务。现已在北京、泉州、厦门、漳州等地设立分公司。万通人一直致力于在知识产权领域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法律与技术支持,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知识产权战略咨询及整体解决方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后经万通知产小编二次加工编辑,本站不承担此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版权归属原作者,如若本网站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